校园动态

  校园动态

  Campus Information

广云师说(49)| 以思维为舟,渡数学之河
来源: | 作者:广云外校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12 | 10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数学,不是公式与符号的堆砌,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语言。新课标指引下,数学教学不再止于“解题”,更在于“解思维”。  


作为八年级数学教师,我愿以课堂为舟,以思维为桨,带领学生渡过数学的河流,去看那逻辑的彼岸、思维的花开。



01核心素养为基,构建数学思维大厦


数学核心素养,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。我在课堂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: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——从生活中的对称、比例、变化规律等中发现问题;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——学会抽象、推理、建模,从特殊到一般;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——能用符号、图形、语言清晰表达数学关系。




02激活数学思维:从“学会”到“会学”的跃迁


初中数学的学习,重在思维方式的培养。我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“训练场”和“孵化器”,引导他们完成从“学会知识”到“会学数学”的跃迁。



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,我们不仅仅是掌握求根公式,更会深入探究配方法的本质,经历从具体到一般、从特殊到普遍的数学抽象过程。在探究勾股定理时,我们不仅验证其正确性,更会探讨其逆定理的应用,体会数学中“判定”与“性质”的辩证关系,培养逆向思维能力。面对概率问题,我们强调对“可能性”的直觉感知与精确计算相结合,通过设计模拟实验来理解理论概率,培养从或然现象中寻找必然规律的数学眼光。



03让数学知识“活”起来


我认为,数学课堂应该是连接知识与世界的桥梁。因此,我常常将真实的挑战引入课堂,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,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命力。



例如,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,我们发起“测量校园高度”的项目,引导学生设计方案,利用影子、镜子和简易工具,计算教学楼、旗杆的高度,将书本上的比例关系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。在复习一次函数时,我们模拟“手机套餐选择”情境,通过建立话费与流量的函数模型,分析不同套餐的优劣,做出最优决策,深刻理解函数模型在决策中的应用。当我们学习数据统计时,任务则是为班级的“义卖活动”进行数据分析,从预测畅销商品到制定定价策略,全程用数据说话。在学习“最短路径问题”(如将军饮马模型)时,我们不只是解题,而是将其应用于设计“小区快递站的最佳选址”,使得它到各栋楼的配送路径总和最短等。



04数学是藏在生活中的诗


数学之美,并非遥不可及,它蕴藏在世界的秩序与和谐之中。当学生掌握了黄金分割(0.618)后,他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世界:他们惊喜地发现,蒙娜丽莎的微笑、巴黎圣母院的立面,甚至一片树叶的叶脉与枝干的夹角,都遵循着这一比例,从而理解了为何它会成为跨越文化的“美感密码”。


在学习轴对称与旋转对称时,我们不再仅仅做题,而是成为“美的侦探”。从翩翩起舞的蝴蝶、精妙的雪花,到宏伟的天坛祈年殿、古老的敦煌壁画,对称性创造了稳定、平衡与循环的美感。学生们意识到,数学的对称律,是自然造物与人类艺术的共同设计语言。



更进一步,当我们研究抛物线时,它会从课本上的函数图像,“变身”为喷泉划出的优美弧线、桥梁的悬索与拱券。我们探讨为何这个曲线如此常见,因为它完美地诠释了物体在重力下的自然运动与结构的力学最优。这时,数学之美,是自然法则与人类智慧同频共振的和谐之美。


05课堂教学九步进阶法


每一节新授课,我都遵循“导入—猜想—试验—证明—结论—例题—训练—总结—作业”的九步路径,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。


导入:以生活情境或趣味问题点燃兴趣;

猜想: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;

试验:通过画图、操作、举例验证猜想;

证明:引导学生用逻辑推理完成严谨证明;

结论:归纳提炼数学规律;

例题:示范如何理解题意、分析思路;

训练:课堂练习中巩固方法;

总结:回顾整课思维路径;

作业:分层设计,兼顾基础与拓展。


06例题教学:思维过程的显性化&常用解题技巧


讲例题,我不只讲“怎么做”,更讲“为什么这么做”。我会引导学生:


理解题意:圈画关键词,转化数学语言;

分析问题:识别类型,联想已学知识;

正向与反向推理结合:从条件出发推结论,从结论反推需满足的条件;

形成思路:在双向推理中打通解题路径。


在此过程中,我更会渗透初中数学的常用解题技巧,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。例如:


数形结合:遇到复杂的函数问题,立刻画出图像,让抽象关系直观化;

分类讨论:当情况不明时(如绝对值、等腰三角形底边问题),引导学生不重不漏地分类研究;

整体思想:在代数求值中,教会学生观察式子结构,有时将某一复杂部分视为整体,能瞬间简化问题;

方程建模:面对应用题,强调从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,建立方程,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;

特殊值试探:在证明题或选择题中,用符合题意的特殊值进行试探,常能快速发现结论或排除选项。


这些技巧不是孤立的秘籍,而是交织在每一道例题的讲解中。我常对学生说:“知识是弹药,而技巧是枪法。二者结合,才能百发百中。”


07练习与作业:从巩固到迁移


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不仅是“重复”,更是“升华”。我会设计分层练习题:基础题保底,拓展题挑战;我还设置了错题反思机制:鼓励学生整理错题本,写出错因与正解思路;引导学生建立生活化项目任务:如设计家庭预算表、测量校园建筑高度等,让数学回归生活。



08结语:数学是一场思维的旅行


数学教学,是一场与学生共同经历的思维旅行。  

我愿继续以耐心为灯,以方法为桥,  

在每一个猜想与证明之间,  

在每一道例题与练习之中,  

点燃学生对数学的热爱,  

陪伴他们在思维的河流中,  

驶向更远、更明亮的远方。